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蒸压加气混凝土主要集中在北欧三国:瑞典、挪威和芬兰。二次世界大战严重阻挡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发展,使原本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新型产业停滞不前,直到二战结束,由于出现世界性能源紧缺,才使具有节能优点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再次得到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欧、东欧相继引入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并完善了生产工艺。世界范围内大约有六十多个国家设厂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分布范围包括寒带、温带、热带地区,主要技术有瑞典的伊通(Ytong)技术和西波列克斯(Siporex)技术、德国的海波尔(Hebel)技术、波兰的乌尼泊尔(Unipol)技术、荷兰的求劳克斯(Durox)技术和丹麦的斯梯玛(Stema)技术。德国已经成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技术中心,世界范围内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海波尔公司和伊通公司所属的工厂中。
目前,德国威汉公司(WEHRHAHN)、玛莎公司(masa)、海斯公司(HESS-STOKE),荷兰艾尔科瑞特公司(Aircrete)等在以上技术基础上新创出各自的技术装备,推向中国市场。
由于蒸压加气混凝土具有优良的保温节能特性,在寒冷地区应用其优点显眼,因此世界上较早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作为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北欧、东欧和西欧等地,后来才在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地区和其他地区发展起来。波兰地属严寒地区,纬度比我国黑龙江还要高,建筑节能要求比北京高,因此,50%或以上的墙体均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德国利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轻质砌块砌筑带空气层的双层墙体,以达到保温节能要求,同时还广将其用于防火墙板;20世纪50年代以后,蒸压加气混凝土在日本很快发展,现在正逐步形成墙体材料的主导位置,日本建筑有72%~76%的外墙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其中住宅使用多,占总使用量的51%~56%,因为蒸压加气混凝土具有碱性环境,美国还将其用作武器射击场靶子后面的挡墙,减低铅对地下水的污染,为美国的军事训练提供了环境保护材料。
加气砖先出现于捷克。1929年在瑞典建成了初座加气砖厂。我早在30年代有了生产和使用加气砖的记录,产品用于上海大厦、国际饭店等。1958年,原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始研究蒸养粉煤灰加气砖。1965年建成我国初家加气砖厂-北京加气砖厂。
加气砖的特性
1.重量轻
加气砖的孔隙达70%~80%,体积密度一般为400~700千克/立方米,相当于实心粘土砖的1/3,普通混凝土的1/5.
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体积密度(千克/立方米)
加气砖 实心粘土砖 空心砌块 陶粒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
400-700 1600-1800 900-1700 1400-1800 2000-2400
2.保温性能好
加气砖内部具有大量的气孔和微孔,因而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通常20厘米厚的加气砖墙的保温隔热效果,相当于49厘米厚的普通实心粘土砖墙。
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加气砖 实心粘土砖 空心砌块 石膏板 普通混凝土 玻璃
0.09~0.22 0.43~0.81 1.0~1.046 0.30 1.50 0.75
3.良好的耐火性能与不散发有害气体
贵阳加气砖的主要原材料大多为无机材料,其本身又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因而,还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并且遇火不散发有害气体;由于对建筑物中的钢筋具有较好的隔热作用,当加气砖建筑遭遇火灾时,往往只在表面造成损坏,对结构性能并不起根本的破坏。
加气砖的耐火性能
种类 密度(千克/立方米) 厚度(毫米) 耐火评定(min )
水泥•矿渣• 砂 500 200 480
水泥•石灰• 粉煤灰 600 200 480
水泥•石灰• 砂 500 150 > 240
4.具有可加工性
加气砖不用粗骨料、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可锯、刨、钻、钉,并可用适当的粘结材料粘结,为建筑施工制造了好的条件。
5.良好的吸声性能
加气砖由于特有的多孔结构,因而具有吸声能力(吸声系数0.2~0.3);也和其它轻质材料一样,加气砖隔声性能不好,这是受“质量定律”支配,单位面积材料的重量越轻,隔声能力越差,但可以通过建筑措施来解决。
6.原料来源广、生产效率高、生产能耗较低
贵阳加气砖可以用砂子、矿渣、粉煤灰、尾矿、煤矸石及生石灰、水泥等原料生产。年人均实物劳动效率可达600立方米左右,少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则达900~1000立方米。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